知远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远论坛 > 正文
第一九三讲: 道技互进:明清以来苏州区域发展的原动力(苏州大学 余同元教授)

发布人:刘丽    编辑:刘丽 预审:韩家炳 终审:韩家炳发布时间:2023-12-01   点击量:


    本网讯(오늘의 European Cup 결과에 베팅하세요 文/王婉婉 图/华婉蓉)11月26日上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学研究所所长余同元教授应오늘의 European Cup 결과에 베팅하세요邀请,在花津校区文典楼B108报告厅做了题为“道技互进:明清以来苏州区域发展的原动力”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오늘의 European Cup 결과에 베팅하세요中国史博士点点长李琳琦教授主持,学院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现场,余同元教授首先介绍了道技互进的背景,并引用明代景泰年间华盖殿大学士徐有贞所言:“吾苏也,郡甲天下之郡,学甲天下之学,人才甲天下之才。伟哉!其有文献之足征也。”“三甲之说”是对苏州传统文化特点的高度概括,也进一步证明明清苏州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之后,余教授论述了吴中实学,不仅是经学实学,还有经济实学与科技史学,在学术互进与科技互动中,工匠与学者结合带来了技术理论化和科技互动创新。紧接着,余教授介绍了道技互进的表现,主要概括为产业技术理论化,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产业技术文本化,并列举明清时期一些科技著作和展示嘉靖至乾隆江南八府产业文献分布图;二是苏作技术的数量化与数理化,余教授列举“苏州码”的使用以及数学歌诀在古建技术中的应用;三是苏州园林匠作技术则例化与标准化;四是苏州匠作技术教材化与学科化。在学者与工匠的结合中,学者自觉起到关键作用,也就是道进乎技。余教授在讲座最后指出了道技互进的意义:一是推动传统匠作技术创新,清代《匠作则例》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掘整理,数以百计。二是推动苏作技术经济兴起,从明中后期到清末民初,江南百工技艺产品中,“苏”字品牌日益引领时尚,与“吴”字品牌竞相流行,进京入宫,飘洋过海,辉煌数百年。三是保持田园生产与家居生活统一,技术发挥到最后就成为艺术,古代生活方式上的绿色化程度,今人均不可企及。

讲座结束后,琦教授为讲座总结发言,他提到“余教授的研究打开了历史研究的另外一个窗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西方近代技术革命的主要内涵和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通过余教授的分析,提示中国也有这种结合,通过对江南苏州科学技术发展的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也由相互并行到相互作用,然后形成技术的科学化和科学的技术化。但由于其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原因我们的过程相对比较缓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宣告结束。